推动新时代昌平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建设科教引领、文旅融合、宜业宜居的生态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昌平区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3日)
朱 平
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昌平区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六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市纪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区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工作部署,总结2020年纪检监察工作,部署2021年工作任务。刚才,于长辉同志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新时代昌平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实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在市纪委市监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纪检监察组织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学思践悟坚定正确方向。区纪委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部署新要求,贯通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第一卷、第二卷,带动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在学思践悟中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自觉、政治能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找准工作定位、突出主题主线,努力为推动昌平新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配合市委第五巡视组巡视昌平,坚持实事求是,强化同题共答,自觉接受监督,为巡视工作深入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坚守政治机关、政治工作首要定位,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主动及时向市纪委市监委和区委报告工作685次。
坚决完成疫情防控监督政治任务。成立区级防控工作监督组,发挥系统作用和组织优势,与区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同频共振,及时跟进。围绕“六个聚焦”开展精细化监督检查,探索制发36期《监督检查提示函》,统筹部署大人流返京、防疫物资安全、院感防控、复工复产等监督检查任务22轮次,发出提醒函106份,督促各类问题立行立改945个,向市纪委市监委、区委报送各类报告50余篇,推动疫情防控各方责任、各项任务的落实,为上级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北大国际医院局部疫情发生后,同步组建监督组进驻现场指挥部封闭办公,全过程参与式监督,有力保障了医院封闭14天后顺利解封,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快查快办涉疫问题线索89件,严肃查处疫情期间兴寿镇东庄村党支部原副书记赵立新为其孙子组织满月酒宴、区市场监管局干部康某违反防控纪律故意隐瞒行程等典型案件,严明纪律要求。十三陵镇、北七家镇、马池口镇、南邵镇、百善镇严密部署疫情防控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纪检委员、廉情监督员作用,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相关问题。紧盯“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制定专项监督方案,检查纾困惠企等政策措施执行情况,营造良好政商环境,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胜双赢”。
探索实践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涉及昌平的内容,跟进监督、全过程监督,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问题整改,有力助推“北四村”拆迁腾退全部签约,十三陵等文物保护全面加强,大棚房问题得到彻底整治,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取得重大成果。与区违建别墅清查整治专班等单位建立协调配合机制,深挖彻查小汤山镇九华农业科普示范园违建别墅、十三陵镇果庄村违法建设背后的腐败问题,对小汤山镇党委原书记李志武等人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以纪法刚性助推规自领域问题整改。崔村镇、流村镇、小汤山镇、南口镇、延寿镇纪委在浅山区违建拆除中全程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为全镇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纪律保障。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系统优势,对环保督察重点件开展全覆盖现场检查,对区委常委扩大会议通报的推进整改迟缓、案件办理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约谈提醒9个相关单位20名党员干部,为政令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召开扶贫领域监督工作推进会,贯通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实地考察河北省尚义县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建设,整合援受双方监督力量,重点开展资金拨付、产业扶贫、劳务协作扶贫等专项监督,以优良的纪律作风助力昌平支援的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聚焦惠民领域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针对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缺位、审核把关不严等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查处了虚报冒领生态林护林员补贴系列案件,共立案查处16人。
高质量打好扫黑除恶收官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办理了市扫黑办挂牌督办、市监委指定管辖的“6·19”“8·23”“10·30”等扫黑除恶专案,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立案30人、处分12人、移送司法机关20人,得到了市扫黑办的高度肯定。对照“六清”要求和验收评估指标,逐项梳理工作台账,精编典型案例,总结工作成效,做好收官验收准备工作。
强化“接诉即办”专项监督。围绕“七有”“五性”诉求集中问题,坚持高频次、大批量筛单2735件,对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进行追责,谈话提醒16人、约谈26人、批评教育12人、责令检查1人、诫勉1人、免职1人,全区通报3件4人次;实施约谈问责机制,对“三率”排名靠后单位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约谈15人次,着力推动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
重点做好回天地区治理专项监督。整合监督资源开展协同式监督,2020年针对回天地区共开展监督检查831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25个,提出建议58条,处置问题线索88条,立案17件。天南街道、天北街道、回龙观街道、龙泽园街道纪工委坚持问题导向,吹响专项监督哨,开展“接诉即办”和垃圾分类履责约谈,高效落实监督检查全覆盖,有力助推回天地区城乡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2020年共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67件,处分46人,同比分别增长131%、119%。
(三)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建立完善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机制。严肃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巩固基层减负成果,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专项检查,督促落实“五精准一严防”要求,推动解决多部门重复检查、多头要数据问题。城北街道、城南街道、沙河镇探索建立“四风”观测点,不间断进行动态观测,推动解决向基层重复发通知、要材料,调研多、陪同多等增加基层负担的隐形变异问题。2020年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13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
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持节点监督模式,紧盯公务用车、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节前梳理重要岗位风险点,节中开展交叉互查,节后利用大数据筛查,精准纠治“四风”。2020年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6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
(四)履行协助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
加强统筹谋划。认真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积极为区委履行主体责任当好参谋助手,协助区委以上率下,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牵头常委和责任部门,突出“一把手”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规范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共回复党风廉政意见1841人次,提出暂缓或否定性意见8人次,对组织和干部负责。
推动压实责任。向处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下发提示函,从强化责任担当、发挥示范引领等八个方面对全区处级单位“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进行安排部署。加强日常推动,组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梳理完善区级文件目录清单169项,将发现的突出问题反馈相关单位的同时,以提示函方式送达分管区领导,高位推动问题整改。加强考核带动,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小组平台作用,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党建)考核方案及动态抽查办法,采取多部门联动、交叉互查、区领导带队督查、结果反馈通报等综合方式,提升考核成效。
以强有力的问责督促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围绕市委“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将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问责导向,对失职失责、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特别是对北京玉盛祥石材有限公司无证开采、小汤山镇土沟村垃圾渣土清理整治不到位、天南街道祥和珠宝城违法建设等三个中央环保督察重点督办件,以及北京顺达北方供应链管理公司冷库火灾事故,依规依纪依法、从严从快启动问责调查。2020年共对2个党组织和40名党员领导干部实施了追责问责,警醒党员干部忠诚履职、负责担当。
(五)探索完善监督体系,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规范同级监督。协助区委制定《昌平区委常委会加强党内监督具体措施》,明确区委书记、班子成员履行党内监督主体责任8项任务,区纪委同级监督8条措施,以上促下,上借下力,下借上势,积极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通过向区领导编发《纪律教育专刊》、制发落实主体责任提示函等措施,推动同级监督具体化、制度化。
促进贯通协同。发挥纪检监察专责监督职能作用,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研究梳理“1+9”贯通协同制度机制,推动完善监督体系。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研究制定《昌平区纪委区监委关于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其他单位在监督工作中协调配合的意见》,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联席会作用,加强与人大、政协等机关工作协调,完善与审计、统计、财政等机关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机制,提升协同监督质效。
持续深化监督向基层延伸。出台《昌平区农村(社区)监督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用好纪检委员和廉情监督员两支队伍,明确区、镇街、农村(社区)22项清单任务;创新日常监督机制,在东小口镇、史各庄街道开展交叉监督试点,督促“两委”干部廉洁履职。聚焦村和社区“两委”换届,严格候选人资格审查,严查快办拉票贿选、破坏选举秩序问题线索,确保真正换出好班子好干部,换出新气象新作为。
(六)推动办案力度质量效果全面提升,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制定审查调查系列制度文件,规范问题线索处置管理、初步核实立案结案审批程序、涉案款物移交保管处置工作流程,修订审查调查常用文书样式模板,统一印制审查调查工作手册,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制定问题线索和案件督办工作办法,建立三级督办机制,有效推动积压线索清理和重点案件查办;建立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问题反馈机制,由案管、审理两个室定期向办案部门反馈办案程序和实体等方面问题,推动立行立改,确保案件质量。
探索重大案件综合处置模式。针对市区领导高度重视的玉盛祥公司无证开采案,在对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开展问责调查的同时,深挖彻查背后的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贯通“四种形态”,形成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高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提升案件办理的综合效果。构建法法衔接新机制。针对互涉管辖案件,依法协调公安机关对相关人员同步立案并采取强制措施,由监委为主开展调查、将全案一并移送审查起诉,2020年采取该模式审查调查12人;坚持快查快审,采用直诉方式办理4人,进一步提高了办案效率,节约了办案成本,保证了办案安全。
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一小时纪律教育”,结合典型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4份,对74名受处分处理党员干部、监察对象开展回访教育。召开全区“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制作《青山之殇——北京玉盛祥石材有限责任公司无证开采案警示录》教育片,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
2020年,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信访举报件1192件,同比下降35%;其中检举控告类1152件,同比下降22%。全年共处置问题线索864件,同比增长17.1%;立案297件(其中处级54人),同比增长55.5%;党纪政务处分164人,同比增长12.3%;职务犯罪案件41件,同比增长57.7%;留置19人,同比增长26.7%;移送司法机关19人,同比增长46.2%,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七)坚守政治巡察定位,推动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贯通融合
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坚守政治监督基本职能,紧扣“两个维护”“三个聚焦”“四个对照”,对照政治建设、扶贫领域、国企改革、扫黑除恶、环境保护、规自领域等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完成四轮巡察,对32个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发现问题5121个,移送问题线索140件,立案58人。
深化沟通配合夯实基础工作。以中央巡视指导督导和市委常规巡视为契机,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巡察报告底稿制度,提高巡察工作质量。畅通组办对接渠道,做实巡察与区纪委区监委机关、派驻机构联合监督机制,持续加强巡前情况通报、巡中支持配合、巡后齐抓整改,探索监督检查室负责人列席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问题线索移送前与案管室沟通会商研判工作机制,重要线索第一时间移交,着力增强巡察监督实效。
狠抓巡察整改落实。以巡视巡察整改促标本兼治,压实分管区领导整改责任,党员副区长列席区委常委会听取巡察情况汇报,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带头参加巡察反馈,将巡视巡察整改纳入区纪委区监委和区委组织部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发现整改不到位问题和新问题24项。向职能部门发出巡察建议36条,推动解决了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农村合同管理混乱等共性问题。对区人防系统不收取人防工程使用费和南邵镇金科廊桥小区违法建设失管失控等整改不到位的突出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共立案8人,诫勉4人,责令检查2人。
(八)着力建强优化提升,推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高素质专业化
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上率下,区纪委常委会带头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集体学习制度,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推动全系统深化党的政治建设。高质量完成机关党支部调整,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锤炼干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参与社区防控值守487人次,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建强机关、优化派驻、提升基层”的干部工作思路,加大横向交流力度,加快纵向递补节奏,实施全口径大范围的联动调整,打通干部成长渠道。2020年共提拔使用正科级以上干部27人,完成3批83人次职级晋升,超过机关派驻干部总数的一半。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建立健全“1+1+N”制度体系,制定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区管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及分工方案、考核办法、工作清单等系列文件,配齐配强新任区管企业纪委书记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强化派驻监督工作力量,推动改革各项任务分解、落地见效。制定选调办法,从司法机关、执法部门选调优秀专业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大系统内外交流力度,努力盘活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提升干部队伍精气神。
加强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业务流程全员培训,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建立调训制度,新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履职前到区纪委机关参加专项监督和“以案代训”。开展审查调查模拟实训、岗位练兵,提升办案业务能力。抽调干部到机关、片区组、巡察组借调工作,进行多岗位锻炼,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扎实开展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其他各类监督、一体推进“三不”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重点课题调研,组织开展全员调研,全系统选取65个课题开展调研,积极探索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加强自身监督。认真核查干部廉政信息,分批次建立246名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建立个人有关事项填报制度,组织系统处级以下纪检监察干部填报个人有关事项,自觉接受组织监督。严防“灯下黑”,共处置问题线索4件,给予谈话提醒2人、纪律处分1人。
同志们,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市纪委市监委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勤付出。一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区纪检监察干部以对组织、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一切困难,兢兢业业,扎实工作,表现出很高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奉献精神,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王勇同志获评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刘刚同志获得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薛音同志在全市审查调查实战能力提高班上获得优秀辅助谈话奖,熊康同志被中央巡视办评为2020年优秀借调干部,创先争优氛围在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逐步形成。
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合力还没有形成,少数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党规党纪意识不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存在层层递减、压力传导不到位的问题;二是部分权力、资金、项目密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监管仍然薄弱,特别是涉及规自领域和农村资产、资金、资源的腐败问题频发多发,少数党员干部高压态势下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三是有的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干部在理念思路、工作方法、担当作为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跟上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监督错位、执纪缺位、问责缺失现象。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市纪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工作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有力推动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紧扣昌平工作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服务保障昌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为“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认识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更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与纪检监察组织职责科学地、历史地、具体地结合起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定政治方向、坚守职责定位、发挥应有作用。
要找准服务保障昌平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使正风肃纪反腐政策措施与昌平现代化建设需要相契合相适应,使监督体系更好融入治理体系、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保障政令畅通,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昌平贯彻落实到位;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三不”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坚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聚焦党中央惠民富民、共同富裕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聚焦“七有”“五性”,围绕“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工作部署落实精准监督,持续纠治群众身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充分发挥监督治理效能,严密防范腐败和不正之风带来的风险挑战,持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以严密监督体系筑牢安全屏障;坚持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辩证把握严管和厚爱、约束和激励的关系,既用监督加压又用信任加力,鼓励受处理干部从“有错”到“有为”转变,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
(一)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
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紧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跟进精准监督,深化“北四村”社会治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持续深化规自领域问题整改专项监督,防止大棚房问题反弹回潮,严肃查处违建别墅背后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甚至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腐败问题,督促全区各级党组织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加强监督检查,为昌平服务保障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保证。落实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意见要求,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同回顾总结纪检监察工作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
聚焦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化政治监督。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等重大决策,围绕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部署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落地。健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自觉同党中央要求对标对表,凝心聚力做好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各项工作。
聚焦服务保障昌平新发展强化政治监督。坚持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首都新发展中推动昌平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紧紧围绕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两区”建设,“两谷一园”创新突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落实“治乱、治痛、建城、保生态、带队伍”使命任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跟进监督。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快查快办,对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线索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开展北京市第二轮环保督察专项监督,确保督察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深化回天地区治理专项监督,落实“要像抓生态治理一样抓回天治理”的要求,聚焦回天地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及其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建立监督专班,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效能,助推回天地区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深入实践探索服务保障昌平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举措,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为实施“十四五”规划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二)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持续强化反腐高压震慑。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坚决查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国企改革、规自领域、公共资源交易、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腐败问题,以及“雅贿”“影子股东”等隐性腐败。坚决查处规自领域腐败问题,紧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严惩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持续整治国有企业腐败问题,开展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紧盯国有企业资源、资本、资产、资金等关键要素,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配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持续纠治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惩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行为。高度关注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督促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探索推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严肃查处多次行贿、巨额行贿行为;依法保障涉案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开展“天网行动”,一体推进追逃防逃追赃,认真做好“一人多证”专项清理工作,加强证照管理,扎紧防逃篱笆,切断腐败分子外逃后路。
坚持治标治本统筹融合。把握“惩、治、防”辩证统一关系,坚持严惩腐败和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深化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综合效应。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深化一小时纪律教育,充分利用“明镜昭廉”明代反贪尚廉历史文化园,加快推进建设昌平区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基地,引导党员干部加强自我改造,正确处理公与私、亲与清、情与法,正确对待组织、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不懈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
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市委贯彻落实办法和区委实施意见,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加大查处问责和通报曝光力度,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聚焦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等反复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完善制度。把监督节约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重要任务,督促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坚决遏制公款消费中的违规违纪违法现象。
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对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突出问题,特别是搞“包装式”落实、“洒水式”落实、“一刀切式”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表现,动态制定负面清单,强化靶向整治,防止新的不良习气、不严不实做法滋长蔓延、成风成势。深化小切口监督模式,推动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巩固拓展整治文山会海成果,优化提升督查检查考核成效。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作风养成,自觉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督促落实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规定,严格管好家属子女,严格家教家风,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督促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凝聚力量、苦干实干、勇于奉献。
(四)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集中整治。做实做细“接诉即办”专项监督,以“七有”“五性”为准星,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件,对问题突出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开展乱占耕地建房、在合村并居中侵害群众利益专项监督治理,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行为,让人民群众从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惩治涉黑涉恶“保护伞”。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巩固“四个不摘”政策成果的监督。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注重用大数据思维推动民生领域系统治理。
强化基层治理监督。加强镇街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兼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工作,选优配强基层监督干部。整合提升监督力量,充分利用纪检监察、村(居)务监督等监督资源,运用交叉监督、巡回监察等方式,从机制上解决基层监督力量薄弱问题,加大对基层干部和公职人员用权监督约束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主体作用,强化基层监督在社会治理中的直接保障作用,促干部清白、给百姓明白。
(五)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利剑和密切联系群众纽带作用
精准落实政治巡察要求。坚持政治巡察根本定位,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以及中央、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巡察监督重点内容。统筹谋划年度计划任务,综合运用常规巡察和“回头看”等方式开展巡察,稳步有序实现巡察全覆盖。创新巡察方式方法,注重倾听群众意见、群众呼声,推动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健全巡视巡察整改促进机制。强化党委(党组)巡视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坚持巡视巡察发现问题“一张清单到底”机制和区委书记专题会议点人点事台账督办机制,完善巡视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工作制度,探索开展整改评估,以整改实效为标尺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健全成果运用机制,定期向区委报告巡视巡察整改和巡视巡察建议落实情况。进一步发挥巡察机构的系统作用和组织优势,积极探索整合监督力量、共享监督成果,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巡察监督工作格局。
(六)健全完善监督体系,不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充分发挥监督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把监督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之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和问责工作,推动检查考核与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深度融合,持续压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进一步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机制,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推动作用,促进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协调各类监督。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完善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同级党委和下级党组织的监督,探索上级纪委同下级党组织成员集体谈话、上一级纪委书记定期与下一级党组织书记谈话、下一级党组织书记在上一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等监督方式,使监督和被监督成为自觉。
做深做细日常监督。综合运用走访、调研、督查、谈心谈话等方法,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让干部感受到监督、习惯被监督,让群众知道监督、参与监督。加强常态化管理和政治生态研判,注重从信访举报、谈话函询、巡视巡察、监督检查中筛查、研判问题线索。持续加强对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监督,做实做细镇街换届监督,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严明换届纪律,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反映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必查”要求,严肃查处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行为。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明知故犯和无心之过、肆意违规和改革失误、蓄意谋私和因公差错等区别对待、恰当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提醒、真容错敢纠错、讲政策给出路。严格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准确把握纪检监察证据适用条件,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常态化做好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跟踪回访工作,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保护和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七)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质效
强化上级纪委监委的领导。落实落细双重领导体制,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关键环节,健全配套机制、完善程序保障、细化具体举措,切实加强区纪委区监委对基层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按照市纪委市监委要求,稳妥有序开展区监委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
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按照市纪委市监委统一部署,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推动派驻机构改革向基层延伸,深化区纪委区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镇街派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探索创新区管企业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强化派驻机构政治监督职能,提高派驻监督全覆盖质量。完善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党组定期会商、信息共享、重要情况报告等制度,健全“室组”联动监督制度机制,推动内设纪检机构、监管机构等形成监督合力。
(八)以最严格标准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坚守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不断加强区纪委常委会自身建设,弘扬实事求是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树立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突出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教育,锤炼忠诚老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三严三实”的优良品格,做尊纪尊法、学纪学法、守纪守法、用纪用法的模范,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立足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谋划,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健全干部培养选拔考核评价体系,结合换届配优配强纪检监察干部,完善调训和选调机制,抓好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深化全员培训,注重分级分类培训、实训实战,强化纪法意识、纪法思维、纪法素养。在全系统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活动,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注重关心关爱,为纪检监察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执纪执法权监督约束。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按照规定权限、流程、程序开展工作,始终做到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要加强内部监督,严明工作纪律,定期排查反映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坚决查处滥用职权、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等违纪违法问题,坚决防止家人、亲属利用纪检监察干部影响力谋私贪腐,对打听案情、跑风漏气、说情干预的严肃查处,坚决防治“灯下黑”,以铁一般的纪律作风锻造纪检监察铁军。
同志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昌平也站在了加快建设科教引领、文旅融合、宜业宜居的生态城市的新起点上。站在新征程新起点,纪检监察工作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我们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首善标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勇拼搏、锐意进取,不断把昌平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夺取首都现代化建设新胜利做出新的贡献!